工作上,少不了甩锅的事情。
把自己的锅甩给别人的人,没几个会承认自己在甩锅。所以我们看到的,听到的,感受到的,多数是被人甩锅,接锅接出了一肚子委屈,一肚子火。
但甩锅这种操作吧,貌似有道理,其实是问题。就算你在职场身经百战,也已经练就了一身甩锅的本领,时间长了也没用。
原因有三。
其一,甩锅这个技术,只能在短暂的期限内发挥作用。甭管开始遮掩的多么严实,时间长了,事情总会渐渐露出水面。尽管睁眼瞎不少,但涉及到自身利益时,睁眼傻不多。水落石出了,大家都悟了。等到那个时候,当初的锅怎么甩出去,现在就怎么给你甩回来。除非到了那个时候,你已经不在那个地方。逃之夭夭,谁也拿你没辙。
不考虑其它因素的话,甩锅大法和逃之夭夭相结合,基本上可以无敌。
只是,除非有特别的外挂加成,——那是小概率事件,没法用通常的办法去讨论;否则,逃之夭夭并没有那么容易。
问题刚刚出来,混沌一团的时候,你要甩锅,只要甩得出去,甩得不那么辣眼睛,旁人就算看出来,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但如果真的碰到真金白银,心里雪亮的大有人在。为什么要放你走?谁敢放你走?你走了,烂摊子没法收拾了,他们的锅,要甩给谁?
其二,甭管你团队大小,能够接锅的人,总是数量有限。稍微闹出点动静的事儿,才值得甩锅。但闹出了动静,事儿不小,同时也意味着,并不是随便拎出来一个小卡拉米,就能够接住这口锅。反过来,要是小卡拉米都能接的锅,也犯不着你来甩。总得有几把刷子,像个能接锅的样子,才可能上你的接锅排行榜。这样的人,手指头数数,也没几个。
平常能干点活,需要的时候,才能接得上锅。
但是,人家都有那么两把刷子了,难道是纯吃素的吗?换句话说,甩锅接锅的各位,谁也不是省油的灯。别低估了别人的智商和情商。当时没办法,硬着头皮接了你的锅。偶尔为之,也就算了。但是,别想着一而再再而三的好事儿。有点本事的人,凭啥要这么配合你?
其三,总是想着甩锅,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信任度,只会越甩越底。结果就是,要么有限的能接锅的人,越来越少,最后只剩下你自己孤家寡人,甩无可甩。芥菜树下看,要么看上去是死心塌地,配合你的甩锅,实际上在悄悄给你挖坑。
既然如此,为啥还会有那么多人甩锅?
不否认,工作中会遇到一些事实上的脸皮无敌甩锅人。但一直固定,张三甩给李四的,不多。之所以觉得很多,或许是个人的切身感受,会加强这种印象。另外,也可能,我们自己的工作中,确实也有问题。如果是后者,那就只能自己咽下去了。
在一个相对健康的职场环境里,甩锅的现象不会太多。甩不了,甩不长,也甩不掉。